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貴賓來訪-【我們的島】解除溪流緊箍咒|還給河川自然面貌

【我們的島】解除溪流緊箍咒|還給河川自然面貌

  • 分類 : 貴賓來訪
  • 日期 : 2021-09-22
  • 點閱 : 3011

 

採訪/撰稿 林書帆
攝影/剪輯 葉鎮中 

 

台灣的自然環境山高水急,地質活動活躍,時常受到地震、颱風侵襲,加上氣候變遷下,旱澇趨於極端,許多小溪平時僅有涓涓細流,遇上大雨就形成滾滾洪流。人類試圖用大大小小的防砂壩與固床工,束縛溪流,卻又衍生破壞生態、土砂運移失衡的問題,究竟溪流的緊箍咒,有沒有解除的一天?

位於南投縣的蘭島溪,因九二一地震時上游產生大面積崩塌,累積了許多鬆軟的土石,在2004年敏督利颱風來襲時,上方橋梁完全被土石流淹沒,為了減輕災害,溪流上設置了許多防砂壩,但隨著崩塌地逐漸復育、土砂量減少,大部分泥沙淤積在防砂壩上游,導致下游泥沙補充不足的問題逐漸浮現。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台中市的廍仔坑溪,沿著溪流行走,可以看到擋土牆、固床工等硬體設施,都因為下游侵蝕情況加劇,而產生基礎掏空、破損的情形,甚至有一座防砂壩的副壩,因此倒塌。

即使是規模相對小的固床工,一樣會改變溪流自然的土砂運移。宜蘭縣頭城鎮的大溪溪,2016年陸續設置六座固床工後,每逢旱季就經常發生斷流。長期關心溪流生態環境的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成員方韻如推測,固床工設置後,河床被墊高、原本的低水流路消失,會使溪水在旱季時容易蒸發,或下滲成為伏流,提高了斷流的發生機率。

另一方面,當大部分泥沙被攔截在固床工上方,會掩蓋住溪流中石頭間的孔隙,使需要利用這些孔隙的生物,失去棲地。雖然這幾道固床工剛設置時,確實十分低矮,但隨著土砂被攔阻在上方,下方又遭到水流掏刷,兩、三年後形成很大的落差,阻礙生物洄游。

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教授陳樹群指出,在某些情況下,設置防砂壩確實能發揮減災功能,但試圖用不變的人工結構物,去控制不斷變動的溪流,是有問題的。他因此提出「可調整防砂壩」的概念,例如以螺帽銜接的鋼管壩,如同變形金剛一般,每個元件都可以拆卸、組裝,可以隨著上游土砂量做調整,假設崩塌地趨於平穩,土石流風險降低,甚至可以完全拆除,回復自然溪流的樣貌。

可調整防砂壩目前已經在蘭島溪、台東知本溪等地設置,水土保持局台中分局也預計要將廍仔坑溪原有的防砂壩,改為可調整防砂壩。陳樹群強調:「當然我們最希望的是,溪流裡沒有任何人工結構物,除非真的有大面積崩塌、造成災害,否則應該容許溪流發揮它自然的調整作用,不需要過度人為干預。」

河相學家楊佳寧認為,大溪溪就是一條有自我調整能力的穩定溪流。在這樣的溪流中,能夠觀察到石塊在流水搬運下,形成的拱形結構,這就是自然形成的「可調整固床工」。楊佳寧說:「它一旦卡穩後,可能二、三十年都不會有太大改變,洪水來時雖然會有些石塊被沖走,但上游還是會有新的石頭,來卡在適合的地方。混凝土固定的固床工,沒有這樣的微調機制,反而會變成洪水集中消能破壞的對象,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常常會看到固床工下方被掏空。」

2020年,在經過討論協商後,水保局台北分局降低大溪溪最靠近出海口的第一支固床工高度,減緩沖刷形成的落差,並且舉辦共學活動,居民與民間團體以人工排列石塊,模擬天然固床工的型態。人禾基金會與居民觀察到,會在河海交界處活動的指標性生物無棘海龍、格紋島鯻,在第一固床工降低後,拓展了活動範圍,但第二道固床工對牠們來說,仍是一個瓶頸,他們正持續與水保局討論改善上游幾座固床工的可能性。

要解除溪流的緊箍咒,該調整的不只有防砂壩,還有人類的思維,當我們開始重視溪流的自我調節功能,從源頭思考設置人工構造物的必要性,才能為生態環境 留下更多自然的溪流。

【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44VDdps7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