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貴賓來訪-【公關組】興大USR計畫 曾彥學教授推原生植物保種 助原鄉農業永續

【公關組】興大USR計畫 曾彥學教授推原生植物保種 助原鄉農業永續

  • 分類 : 貴賓來訪
  • 日期 : 2021-05-07
  • 點閱 : 2899

 

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曾彥學教授,甫於今年2月1日借調至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擔任所長,熱衷植物研究30餘年,2014至2021年擔任興大實驗林管理處處長期間,將興趣與專業結合,把教學場域延伸到部落與林間,推動興大USR「原生植物在仁愛鄉原民部落再現風華」計畫,帶著部落居民種植原生植物。對曾彥學來說,這是一種終身學習,也是一種社會責任。

木文化節 輔導原民永續農業之路
地處南投縣仁愛鄉的惠蓀林場為興大最大的實驗林場,2008年起舉辦木文化節,至今已邁向13個年頭,時任處長的曾彥學希望除了教學、研究、培育人才之外,興大也可善盡大學社會責任。為振興惠蓀林場當地原鄉居民之農業經濟,他以多年的臺灣原生食藥用植物資源研究經驗,篩選符合當地氣候、土壤條件等環境條件物種,於惠蓀林場鄰近的中原、眉原與清流部落,分別輔導種植金櫻子、月桃及橘柑等原生植物,建立原住民拓展當地經濟模式。

以月桃為例,2009年曾彥學將研究30餘年的月桃,在惠蓀林場設置了月桃巷,把全臺灣18種月桃全部收集種植在月桃巷。曾彥學表示,因月桃本來就屬當地的鄉土植物,相當適應環境,不太需要使用肥料及農藥,是一種有機植物。種植月桃以建立在地特色外,還可由月桃產出精油、啤酒或是編織品等經濟收益。

曾彥學的理想希望以特色農產串起沿線的旅途方案,每個部落都能建立遊客服務中心,遊客服務中心即可以推廣特色農產品。遊客如果到惠蓀林場旅遊,可以在沿途投80縣2K第一站、4K第二站、6K第三站,每站都有農產特色,可停下腳步走走逛逛,最後再到林場。在林場住一個晚上,沉浸山中森林浴、喝杯惠蓀咖啡、享受溫泉後,回程再沿途買農產品回去,相信這會是適合現代人放慢腳步的慢遊旅程。

在地共榮 提供資源與創造機會
部落特色不是沒有人要傳承,而是受到許多外在因素的阻礙,許多原鄉/原住民必須到外地打拼。惠蓀林場地處原民部落,用「信任」建立橋梁,惠蓀林場長期與林場周圍之原住民部落均保持著相當密切的合作夥伴關係,提供當地原鄉/原住民工作機會,讓他們除工作之外,還能兼顧家鄉田地,進行農作生產;林場餐廳所需的在地食材,即向原民收購他們種植的農作物,如金櫻子、高麗菜等,餐廳也可藉此發展特色特色風味料理餐,創造互利,在地共榮。

大學社會責任的實踐,讓學生與老師走出學術的象牙塔,運用專業知識,親近在地居民,促進社區和產業的發展,他們做的不只是單向的服務社區,還要培養居民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正是社會服務的真諦。

影片請見下方連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