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榮耀亮點-【公關組】面對百年大旱與暴雨成災 有機農業就是「韌性」

【公關組】面對百年大旱與暴雨成災 有機農業就是「韌性」

  • 分類 : 榮耀亮點
  • 日期 : 2021-08-19
  • 點閱 : 2673

 

稿源:有機農業推動中心

去年度臺灣創下56年以來無颱風登陸的紀錄,嚴重造成西部地區的農業缺水,許多農民因停灌而被迫休耕。然而,在大旱之後卻緊接著今年7月底的烟花颱風、8月初的強降雨及盧碧颱風,讓許多地方都傳出豪雨災情,造成超過3億的嚴重農損。種種現象皆顯示氣候異常的問題和解決已經迫在眉睫,未來如何在極端氣候下追求農業的永續經營,是非常重要的議題。

因此,有機農業推動中心於8月18日舉辦線上「2021有機農業促進論壇」,特別從乾旱與水澇的逆境切入,邀請產官學研的各界專家們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有機農業在極端氣候下的生產表現,以及有機農業如何緩解及適應氣候變化,報名人數達八百多人,足見此議題受到有機產業界強烈關注。

農委會陳吉仲主委表示,有機農業不僅提供安全的農產品,更是對環境友善的一種耕作方式。目前臺灣的有機及友善耕作面積可減少2萬公噸以上的化學農藥使用,並減少6千多公斤的碳排放量,期望2050年能達到農業淨零排放之目標。陳啟榮主任秘書代表農糧署全程參與本場線上論壇,並說明農糧署會持續大力推動有機農業發展政策,相信有機農業促進方案結合減碳目標,對臺灣環境會有更大的貢獻。

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場長張定霖指出,農民保種及參與式選種可能是面對乾旱的調適策略,並說明我國有機種子產業推動的短中長期規劃架構。而中央研究院楊秋忠院士也表示,研究顯示在土壤pH值、有機質含量及微生物多樣性等多項韌性指標上,有機栽培皆優於慣行栽培,可見有機農業不僅能緩解氣候變遷,面對極端氣候也有較高的的抵抗力。

著力於氣候變遷研究的前農試所研究員楊純明博士認為,面對極端氣候,農業的永續經營更為重要,而有機農業為達成多項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解決方法之一,應積極促進有機農業之創新。長久實施有機耕作的南平山道田生態農場負責人陳新豪,則是用自己的農場做實驗,記錄農場的環境數據,並且大方分享透過農場管理來調節微氣候和節省水源的草根知識。

中興大學校長薛富盛表示,興大作為國內最早參與有機農業推廣的大學,運用與有機生產者良好的互動關係,以及消費者對本校的信任,來擔任起消費者與生產者溝通的橋樑。同時兼任有機農業推動中心主任的興大農資院院長詹富智則表示,中興大學將持續積極地與農委會農糧署合作,大力推動我國有機農業之發展,朝向韌性有機國家的目標邁進。

 



現場貴賓合照。(左至右:興大林耀東教授、農糧署黃仲杰視察、種苗改良繁殖場張定霖場長、興大薛富盛校長、興大農資學院詹富智院長、有機農業推動中心董時叡執行長、興大驗證中心段淑人主任)

現場貴賓合照。(左至右:興大林耀東教授、農糧署黃仲杰視察、種苗改良繁殖場張定霖場長、興大薛富盛校長、興大農資學院詹富智院長、有機農業推動中心董時叡執行長、興大驗證中心段淑人主任)

線上論壇開幕式合照。(左側為現場貴賓,依序為興大農資學院詹富智院長、興大薛富盛校長、有機農業推動中心董時叡執行長;右上圖為線上貴賓行政院農委會陳吉仲主任委員、右下圖為農糧署陳啟榮主任秘書)

線上論壇開幕式合照。(左側為現場貴賓,依序為興大農資學院詹富智院長、興大薛富盛校長、有機農業推動中心董時叡執行長;右上圖為線上貴賓行政院農委會陳吉仲主任委員、右下圖為農糧署陳啟榮主任秘書)

第一場次講者合照。(右至左:興大劉東啟副教授、有機農業推動中心董時叡執行長、種苗改良繁殖場張定霖場長)

第一場次講者合照。(右至左:興大劉東啟副教授、有機農業推動中心董時叡執行長、種苗改良繁殖場張定霖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