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榮耀亮點-【媒體報導】白蟻令人聞之色變 其實扮演清道夫角色

【媒體報導】白蟻令人聞之色變 其實扮演清道夫角色

  • 分類 : 榮耀亮點
  • 日期 : 2020-08-24
  • 點閱 : 3448

 

白蟻令人聞之色變 其實扮演清道夫角色

稿源:2020-8-21/公視新聞/陳寧、賴冠丞

當白蟻出現在建築物裡常常讓人聞之色變,不過牠們在生態系中,其實扮演著清道夫的重要角色。目前研究人員正透過推動公民科學,想要揭開牠們身上的奧秘。

屋子裡的木製家具、書籍,都成了白蟻的大餐,這些用泥巴築成的蟻道就是牠們移動的路徑。防蟲公司的人員正在仔細尋找白蟻的蹤跡,要進行防治工作。

蟲害防治公司組長陳浩然表示,「看牠有沒有活體,我們可能就是要先用,這個部份來去做,如果戳的時候,如果有白蟻牠就會爬出來。」

為什麼白蟻危害特別讓人頭痛,因為牠們是一種繁殖力驚人的社會性昆蟲。

中興大學昆蟲系教授李後鋒表示,「我們講一巢的白蟻,牠的個體數少的話,會從幾千隻,多的話就會到幾百萬隻。」

為了瞭解在台灣造成居家蟲害的白蟻有哪些種類以及分布範圍,李後鋒研究團隊發起公民科學行動,他們請各地的除蟲公司、還有民眾發現白蟻之後,採樣寄回實驗室,目前已蒐集了三千多份樣本。

中興大學都市昆蟲學研究室黃詩穎表示,「台灣家白蟻的話,牠的頭的前面這邊沒有明顯的半月型的斑點,另外一種家白蟻叫做格斯特家白蟻,牠這邊就會有兩個很明顯的就是半月形的斑點。」

格斯特家白蟻是入侵種,主要危害區域是在南部,不過現在在北部及東部已經發現蹤跡,研究團隊透過一筆一筆的鑑定,已建立了第一張台灣白蟻地圖,希望監測族群變化。

李後鋒指出,「防治這個詞是比較古老的使用方法,其實我們應該說,白蟻族群的管理,當把牠的群體壓制到一個數量的時候,其實牠就對我們的影響會很少,你想要把某個物種完全的移除,這都是太極端的想法。」

其實白蟻在大自然中是重要的分解者,未來需要更多的公民參與,和昆蟲專家們攜手合作,才能找出人和白蟻和平共存之道。

(影片請見下方連結)

 


 

白蟻的祕密世界:你所不知道居家昆蟲

稿源:2020-8-17/公視/我們的島/第1068集

白蟻是大自然裡重要的清道夫,當牠們出現在家裡,卻是讓人聞之色變的害蟲。有著驚人的繁殖力,縝密的社會性分工,對人們來說,卻是既熟悉又陌生的昆蟲。科學家們如何透過推動公民科學,聯手揭開牠們身上的奧秘?

香煙繚繞中,新竹北埔老街上的慈天宮,正緊鑼密鼓進行修復工程。除了修復結構,改善漏水問題,廟的一角,防蟲公司人員也來到這裡,仔細尋找白蟻的蹤跡。擺放已久的木製家具、書籍,全都成了白蟻的大餐。這些用泥巴築成的蟻道,是牠們移動的路徑,也是防治師觀察白蟻分布的重要線索。

長了白蟻的房子,就好像得了慢性病的人,靠著藥物控制,良好生活習慣,可以維持一定的健康狀態。但只要一個不留意,蟲害情形很容易隨時惡化。為什麼白蟻危害特別讓人頭痛,這和牠是一種繁殖力驚人的社會性昆蟲有關。

一對蟻王和蟻后,就可以生下成千上萬的工蟻,牠們也會生產少部分兵蟻,負責防禦蟻巢、保護工蟻。一個白蟻巢的範圍,可以延伸到80公尺,民眾在建築物中發現的白蟻,往往只是冰山一角,即使噴灑殺蟲劑,殺掉一小部分白蟻,蟻王蟻后很快就可以把工蟻生回來,對整個族群來說,根本不構成任何威脅。

中興大學昆蟲系教授李後鋒的研究團隊,曾經進行問卷調查,發現台灣有百分之十的民眾,曾在家裡發現白蟻,相當於台灣有八十萬戶的家庭,遭到白蟻危害,數量十分龐大。要治病,就得對症下藥,但在台灣造成居家蟲害的白蟻主要有哪些種類?分布範圍又是如何?卻缺乏清楚的資料。

想進到民眾家中採樣,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李後鋒靈機一動,透過網路號召,發起公民科學行動,讓民眾成為白蟻研究的幫手。他們請民眾把家裡發現的白蟻,採樣寄回實驗室,也請各地的除蟲公司幫忙收集樣本,從2015年到現在,已經蒐集了三千多份樣本,總算建立了第一張台灣白蟻地圖。

更讓人擔憂的是,台灣最主要兩種危害居家環境的家白蟻,台灣家白蟻和格斯特家白蟻,已經發現可以互相交配,而且產下的後代數量更多。白蟻的蟻巢平均要五到六年才會成熟,接著牠們會長成有翅的生殖型,其中,有些種類的白蟻會在春末夏初時成群飛出,繁衍下一代。由於白蟻分飛期間,經常伴隨大雨,因此又被俗稱為「大水螞蟻」。

藉由公民科學參與建立的白蟻分布地圖,他們找到了兩種家白蟻分布的交界點。接著,就要進一步實地調查,牠們同時飛出來的機率有多高,來驗證雜交的家白蟻是不是真的存在。

不過,會對居家環境造成危害的白蟻,只是白蟻家族中的小部分種類。相較於家白蟻,台灣原生的另一種白蟻-台灣土白蟻,牠的有翅生殖型呈現黑褐色,體型較大,是森林中重要的清道夫,還會自己栽培雞肉絲菇當食物。牠們不斷將枯枝落葉轉換為能量,成為穿山甲等動物的食物來源,是森林生態不可或缺的角色。

防治家白蟻使用的餌劑,會不會對原生的土白蟻造成傷害,衍生其他的生態問題?是另外一個需要仔細探討的課題。

地底下的白蟻靠著縝密的社群分工,代代繁衍,地表上的研究人員,也靠著持續的團隊合作,抽絲剝繭,解開白蟻的生活奧秘。人和白蟻的鬥智,還在台灣各地持續著,需要越多的公民參與,和昆蟲專家們攜手合作,才能找出人和白蟻和平共存的相處之道。

(影片請見下方連結)

 



地圖提供 中興大學都市昆蟲學研究室

地圖提供 中興大學都市昆蟲學研究室

照片提供 梁維仁

照片提供 梁維仁

照片提供 梁維仁

照片提供 梁維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