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外賓來訪-【媒體報導】人與行道樹之間 轉角遇見「礙」 ?

【媒體報導】人與行道樹之間 轉角遇見「礙」 ?

  • 分類 : 外賓來訪
  • 日期 : 2021-07-28
  • 點閱 : 2899

 

稿源:2021-7-26/大愛新聞/張澤人、劉博明

行道樹,是都市之肺,不但美化街道市容,還釋放氧氣,淨化空氣。這些美麗的路樹,經常讓用路人在轉角處,看到了美景,感受到溫暖。 但是在颱風豪雨時,甚至無風無雨日,都有可能發生行道樹斷裂和傾倒的意外,為什麼原本的「轉角遇見愛」,會變成「轉角遇見礙」,用路人可能碰上障礙,甚至危及生命財產安全?

記者 張澤人:「這棵行道樹的下方,有一個巨大的傷口,這裡是台南市成功大學,旁邊的道路,這裡上百棵的樟樹,都有一個同位向的傷口,這棵也有,我們往前看一下這棵,更是明顯,同位向傷口,非常地大,而且出現了腐朽的現象,為什麼會這樣。」

台南社大環境小組研究員 晁瑞光:「因為1 2 3,3米而已,停車格很小,所以這個是倒車的時候,然後撞到,樹皮受傷,接下來就腐朽進去,要是有一天吹北風 風夠大,這棵樹會往這邊壓下去,它就會從這個地方斷掉。」

行道樹、是都市的綠色公民,不但美化環境,也吸收二氧化碳廢氣,釋出神清氣爽的氧氣。當陽光普照,我們在轉角遇見「愛」;當天災人禍,轉角處的行道樹,可能讓你碰上「礙」。

台中市養工處景觀維護科長 蔡榮峯:「如果有樹木倒塌,我們都有一般的保險機制在,了解說樹木是什麼原因倒塌的,然後來做適度的一個賠償。」

蘇力颱風過境,光是台北市有上千棵路樹倒塌,追根究柢是天災?還是人禍?

台中市養工處景觀維護科長 蔡榮峯:「早期的樹木(行道樹),包含有一些小葉欖仁、黑板樹,都有一些截頂,我們所謂的斷頭(切除),造成它一些結構上的隱憂。」

中興大學園藝系副教授 劉東啓:「一個樹會倒,從剛開始在設計,樹種不對,另外是它種的地方,不適合它長,所以種的地方的設計不對,再來是施工的時候,種的方法不對。」

別以為行道樹斷裂,只發生在颱風天,就算大太陽,意外仍可能發生。

其實,不論風雨與否,行道樹都可能出問題,但「樹斷」和「樹倒」這兩種情況,因果完全不同。

中興大學園藝系副教授 劉東啓:「樹斷掉,是地上部的結構出問題,樹倒掉,是地下部的結構出問題,樹的根部出問題,可是我們都用砍它的上面,來解決這個問題。」

記者 張澤人:「這裡是台中市的大馬路,每年5-11月,各縣市政府會針對轄區內,枝幹茂盛的行道樹,進行高空的防災修剪,避免颱風豪雨時的意外發生。」

台中市養工處景觀維護科長 蔡榮峯:「台中市政府在2013年,開始引進了這個修樹的相關的作業標準規範。我們會搭配一位修樹指導員,透過這個雷射筆,光點照上去的時候,他會指導(修樹工人)適當的,一個切除位置。」

中興大學園藝系副教授 劉東啓:「一棵樹它本來要這樣開張,長得很漂亮,可是當我們在行道樹的地方,我們規定在人走的地方,跟車走的地方,4米以下可能都要剪掉,於是對於樹,你就要進行非常多的修剪,你如果(修剪)不正確的時候,你就會造成很多的潰爛。」

台南社大環境小組研究員 晁瑞光:「主幹在這裡 (不當)修掉,然後從這裡撕裂傷,撕下來,當時大概撕到這,整個樹心完全腐朽,就是這裡好大一個洞,這棵樹就會有倒樹的危險。」

中興大學園藝系副教授 劉東啓:「原來的這個樹枝是有三角錐(結構),它從小的時候開始長出來,這個(枝條)是從剪下去,那個瞬間才開始長,所以這個就是黏在(樹)皮上,所以一個(天然枝條)有結構,一個(錯誤修剪)沒結構,所以這個枝條,它很容易在颱風來的時候就折斷。」

學者說,颱風天,路樹斷裂的絕大因素,並非強風,而是修樹的品管不良。唯有專業修剪和疼惜的心,才能讓人類和行道樹,成為真正的生命共同體。
 

影片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tiv4OaOSzo&t=18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