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交流研習-【媒體報導】人造肉潛力大 專家:將更有口感、多汁

【媒體報導】人造肉潛力大 專家:將更有口感、多汁

  • 分類 : 交流研習
  • 日期 : 2022-12-05
  • 點閱 : 2022

 

稿源:2022-12-3/世界新聞網/李榮/灣區報導

由世界華人工商婦女企管協會北加州分會、僑務委員會以及國立中興大學共同主辦的「食品加工技術與食安結合的合作商機」在線上舉行,會中主要介紹食品加工科技的進化和進步,並且提升大家對健康食物的選擇及食品安全的認識,希望促進提供更多商機,並且推廣台灣有外銷潛力的健康食品。

當日包括中興大學校長薛富盛、金山灣區僑教中心主任莊雅淑、中興大學研發長宋振銘、世界華人工商婦女企管協會副總會長陳玲華、僑務委員魏德珍、世華北加州分會會長胡威妮等人都上線。另外,與會人員則來自舊金山、洛杉磯、休士頓、達拉斯、威斯康辛州、猶他州、加拿大溫哥華、比利時、馬來西亞檳城、越南等地,不同根據地的橋台商上線參加。

論壇共邀請四位講師與會。江伯源老師是國立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的特聘教授,也曾擔任食品生技實習工廠廠長與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他在會中介紹最新預防醫學,以及節省醫療成本的優勢。特別是現在預防醫學愈來愈抬頭,營養品興盛,營養品的類別也增加許多。

他也提到,台灣2022最愛吃保健食品的三大族群,其一是35-44歲台北市男性,喜愛吃維他命B 群、益生菌。二是55歲以上新北市的女性族群, 食用維他命B 群、葉黃素、益生菌最多。三是55歲以上台北市與新北市的男性,以食用維他命B群、益生菌、綜合維他命最多。

講師黃三龍博士目前則是食品研究所植物蛋白質產品單元主持人,長期從事植物肉擠壓及產品加工技術研發,有超過20年的經驗,並有豐富的產業合作經驗。他介紹,植物肉技術的進步成果,由第一代素肉胚擠壓技術產生素火腿,素香腸之類的食物;第二代是濕式素肉擠壓技術,素雞是代表作品。第三代是纖維肌束成型技術,可以製作牛排、豬排、烤鴨等加工品。目前正在進行多層次結構及呈味技術,「將來的人造肉會更有口感,咀嚼感及多汁!」

目前任職於大自然生技素材有限公司總經理的陳慧如博士,在營養保健食品原料的市場已經有超過20年的經驗,與台灣的各大食品廠、藥廠及國際直銷體系均有合作開發經驗。她特別提到,開發新產品以法規最為重要,一定要先清楚每個國家對於食品原料,食品添加物和保健品的法律規範,否則就算有成品也賣不出去。另外,開發新產品最最重要的是安全,天然品也並非一定是最好的,目前市場上許多天然食品的廣告亦不一定正確。

任職於鈺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的謝孟甫則表示,鈺統食品以各式保健食品開發和穀物加工著稱,有30多年的歷史,為各食品廠提供優質原料和代工服務。近年更發展植物肉、新式豆皮等產品。他進一步介紹,食安有五環,第一環是「源頭控管」,保障食物的原材料從產地開始就是新鮮而安全。第二環「重建生產管理」, 確實生產線上的優質食品的產生。第三環「十倍查驗 十倍安心」, 跨部會、跨縣市聯合稽查高風險產品。第四環是「加重惡意黑心廠商責任」。 第五環則為「全民監督食安,落實中央抽查,地方督導」。
 


【僑務電子報】世華北加州分會聯合中興大學及食品所辦線上論壇

影片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SjYG_TqnbA

 



「食品加工技術與食安結合的合作商機」論壇在線舉行,探討食品技術的未來以及新趨勢。(記者李榮/翻攝)

「食品加工技術與食安結合的合作商機」論壇在線舉行,探討食品技術的未來以及新趨勢。(記者李榮/翻攝)

「食品加工技術與食安結合的合作商機」論壇在線舉行,探討食品技術的未來以及新趨勢。(記者李榮/翻攝)

「食品加工技術與食安結合的合作商機」論壇在線舉行,探討食品技術的未來以及新趨勢。(記者李榮/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