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2021-03-23/自由時報 /吳正庭
金門縣林務所委託中興大學進行金門野百合復育,經過7年研究與育種,選育出深具經濟開發潛力的品種「浯百」今天曝光,接著將進行品種權的申請及景觀栽培作業。
縣林務所2015年與中興大學聯手進行金門野百合復育,2018年找到1個可以推廣的品種,再經3年培育,部分「浯百」的個體這幾天開花。林務所長鐘立偉、興大園藝系教授張正率研究團隊石珮萱、楊璧瑜及錡虹汝發表育種成果。
鐘立偉說,金門原生野百合的生長與金門氣候的律動息息相關,而要從金門野百合中找到更適合金門生存、更有特色的品種並不容易,有些甚至在培育過程無疾而終;歷經多年選育出「浯百」,為金門未來「遍地開花」厚植豐富的能量。
張正說,剛開始「從不知道金門野百合在哪裡就找了2年」,最早研究在2009年,中間有6年準備時間,嚴格講起來是12年,後來再做生物周期性現象與季節氣候關係的調查;接下來復育、栽培、推廣,投入的心血和時間可謂「十年磨一劍」。
張正說,「浯百」百合將是台灣第一個由機關自行育種研發,提出百合品種權申請的品種。
他說,金門野百合復育選出的「浯百」品種,具有苗期生長快速、鱗莖育成率高且碩大、開花植株葉片挺立形態佳及開花當天花瓣呈現奶油黃色等特點,深具經濟發展潛力。金門四季分明的氣候條件,更是建立金門另項特色農產的機會。
張正進一步指出,百合可以當花、當蔬菜,又能貯存、運送;浯百百合跟金門高粱酒一樣,可以變成一個品牌,無論是花卉、食用百合或藥用百合都可開創出一條新路;例如一條根、小金門芋頭、大地的蒜頭、金門的地瓜,這些跟百合一樣都屬於球根植物,都可以形成一個產業。金門可以打造成一座「百合島」,無論在農業、行銷觀光都會有可期待的成果。
鐘立偉說,「浯百」是以「浯洲(金門古稱)百合」為命名,今年將以完成品種權申請為目標,並透過溫室與田間種植試驗進行擴大育種的評估,目前已在太武山山區、部分公園與社區進行小規模種植試驗,預計2年培養出一定數量的種球後開始進行推廣種植。
鐘立偉說,林務所自培及引入不同品種的百合景觀,預計5月即可在金門植物園、金城鎮的城鎮之心與下莊社區,看到漂亮的百合花海景觀。
影片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mZ_VBwSc1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