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媒體報導-中興大學協辦全國植物防疫檢疫聯繫會議:健全農業專業服務體系,臺灣植物診療師制度領先全球
中興大學協辦全國植物防疫檢疫聯繫會議:健全農業專業服務體系,臺灣植物診療師制度領先全球
- 分類 : 媒體報導
- 日期 : 2025-11-10
- 點閱 : 20
稿源:
中興大學植物教學醫院
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防檢署)為研討政策執行策略並強化橫向溝通,特別邀集國內植物保護領域專家學者、各地方政府及試驗改良場所,於國立
中興大學惠蓀實驗林場國際會議中心舉辦114年度全國植物防疫檢疫聯繫會議,在國立
中興大學植物醫院協辦下圓滿完成。本次會議展現了臺灣在植物保護專業化、疫病監測管理及農產品外銷市場開拓等多方面的重大進展。
法制體系完備:臺灣首創植物診療師專法
在健全農業專業服務體系方面,臺灣已成為全球第一個制定植物診療師專法的國家。這項專業法制歷經長時間的推動,旨在因應氣候變遷導致的病蟲害變化,並滿足消費者對農產品安全日益提升的要求。植物診療師法已公布施行,防檢署隨後完成了多項相關子法規的發布,藉此完備了整個法制體系。透過明確規範植物診療師的資格、診療機構的設置標準與管理,以及要求繼續教育制度,以確保專業人員能掌握最新的病蟲害防治與管理技術。考選部也已辦理首屆植物診療師國家考試,成功充實了可投入第一線服務的643名專業人力。社會各界對於植物健康管理專業制度的高度期待與投入意願,顯而易見。
強化疫病監測
在植物防疫工作方面,防檢署持續推動並強化疫病監測與區域防治工作。例如,透過中央統籌各縣市農業部門力量,推動全國荔枝椿象區域整合防治計畫,結合教育宣導、化學防治及釋放平腹小蜂等生物防治措施。調查結果顯示,整體防治成效良好,荔枝椿象在農業區的族群密度較前一年同期有所下降,主要產區亦未發生重大疫情。
強化綠色應用推廣
在農藥管理與綠色應用方面,防檢署根據國際指引及風險評估,持續推動高危害性農藥(HHPs)的退場機制。具備成品急毒性高或有長期攝食風險的劇毒性農藥,將逐步被禁止輸入、製造、加工、分裝、販賣及使用。
此外,為加速推廣友善環境資材,防檢署成立了微生物農藥諮議會分組審查制度,並採取「隨到隨辦」的快軌審查作法,顯著提升了審查效率。透過補助措施,政府積極推廣農民使用生物農藥、免登記植物保護資材等友善環境防治資材,顯示農民對化學農藥的依賴觀念正逐漸改變。此外,政府也透過公務預算規劃農藥推薦延伸使用,以解決小眾作物無廠商主動登記的問題,並引進新藥來填補高危害性農藥退場後可能出現的防治空缺。
開拓國際市場:番石榴、芒果及文旦獲准輸銷
在農產品外銷檢疫市場開拓方面,臺灣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在與歐盟進行技術諮商後,我國成功爭取到芒果及番石榴輸銷歐盟。芒果在經特定的蒸熱處理後,已獲通知正式列入歐盟可輸入國家清單,可順利銷歐;而番石榴經防檢署證明檢疫合格後,亦可進行輸歐作業。此外,在積極協商與資料整備下,馬來西亞批准了臺灣文旦的輸入檢疫條件。經業者取得輸入許可,首批文旦鮮果實已成功順利通關馬來西亞市場,為我國農產品走向國際清除了貿易障礙。
本次會議旨在持續深化中央地方主管機關、試驗研究單位與專業領域學者的多向溝通,以期建立緊密無間的協作,有效消弭政策執行中的障礙。最終目標是加速臺灣農業服務的升級,從單純的生產,邁向高專業化、高安全性的永續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