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2019-01-30/聯合報/吳淑玲
中興大學新化林場利用風倒木打造梅花鹿(小鹿斑比),重現西拉雅族在漢人來到臺灣以前,嘉南平原上散佈著西拉雅族群的聚落,他們以狩獵、簡單的游耕與漁業為生,早在3、4百年前,是梅花鹿生活的樂團。
新化林場場長吳佾鴻表示,說到台灣南部的原住民西拉雅族(Siraya),很多人可能就會馬上聯想到台灣名產梅花鹿,梅花鹿在西拉雅族人非常重要的獵物。
17世紀,明朝陳第本的《東番記》裡記載,當時山上到處都是成百上千的鹿。每到冬天,當鹿群出來郊遊遠足時,西拉雅人就會出來打獵!所以梅花鹿在西拉雅族的文化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而今天我們幾乎很難在野生環境中看見梅花鹿的芳蹤。
新化林場以緬懷過去西拉雅狩獵文化的榮景,營造出一個大小朋友都喜愛的Q版梅花鹿生長環境場景,其中還搭配林場每年7、8月出現,生態指標的螢光蕈及雞肉絲菇,讓遊客來到西拉雅族群的聚落,有故事可以聽,又有畫面可以回憶,將會是假日遊最圓滿的旅程。
這些原木動物,都由新化林場在吳佾鴻場長帶領下,由職員洪幼婷設計,員工余慶松、康益壽、康進福製作。加上之前的三隻小豬、河馬、蹺蹺板、臘腸狗、貓頭鷹巨型車站牌,讓遊客感受到不一樣的新化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