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活動花絮-【媒體報導】專家憂心固殺草具神經毒性 防檢局︰經評估確認無毒害劑量

【媒體報導】專家憂心固殺草具神經毒性 防檢局︰經評估確認無毒害劑量

  • 分類 : 活動花絮
  • 日期 : 2020-07-06
  • 點閱 : 7148

 

稿源:2020-07-06/自由時報 /簡惠茹

農委會防檢局擬核准使用除草劑「固殺草」引起爭議,農委會今天邀集專家學者召開座談會,與會學者擔心除了生殖毒性,固殺草也具有神經毒性,防檢局表示,經過風險評估制定容許的劑量不會出現神經毒,此案今天也已放上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預計一個月時間收集公眾意見。

防檢局研擬核准使用農藥固殺草,副局長鄒慧娟表示,固殺草主要用於紅豆乾燥植株使用,由於紅豆乾燥植株除草劑選項不多,過去禁用巴拉刈的時候,也同時評估固殺草的使用可能性,按照科學數據,確認在多少劑量下對健康不會造成危害,也經過毒性評估試驗確定多少劑量下對動物沒有相關症狀出現,接著訂定每日容許攝入量(ADI),擬定台灣每日、每公斤體重容許攝入量是0.01毫克,考量田間不確定性後,給予2到3倍殘留值為研訂參考,及參考國內大豆標準2.0ppm,新增紅豆容許量為2.0ppm。

農委會今天邀集專家學者召開座談會,針對近日固殺草做為紅豆植株乾燥劑的安全疑義加以討論。會議主持人台大教授顏瑞泓表示,會議總結就目前風險評估結果來說,固殺草作為紅豆落葉劑使用不會對環境或健康有更高的風險,也不會造成其他危害,之所以出現疑慮,主要風險溝通上有問題,針對農藥殘留容許量訂定,應該在預告期就有更積極的作法,至於風險評估是根據科學評估結果,國人應該是可以有信心。

中興大學植物病理系名譽教授曾德賜表示,不同於一般所知的除草劑,固殺草是具有神經毒的,且多數試驗動物無一倖免,哺乳類動物中已知狗最敏感,人類則敏感性和狗差不多,當神經毒在腦部中樞神經與麩胺酸受體結合,可能出現激動性不可控的神經衝動,導致痙攣、抽搐等中毒病徵。

台大毒理所教授姜至剛則認為,這次風險評估和溝通部分,前者做得很精確,但是問題好像是風險溝通,2月15日衛福部預告,3個月後公告,公告前訂定標準就應該先邀請專家,成為可用的工具錢如何有更好的溝通才是問題點。台北醫學大學教授麥富德也指出,一開始風險溝通出了問題,也建議未來繼續追蹤河川和底泥取樣持續監測。

藥毒所組長蔡韙任表示,神經毒性也有加入風險危害評估,目前選出的是不會產生神經毒的劑量,又比會造成生殖毒性的劑量還來的低,因此選目前這個劑量來訂定標準,至於呼吸急毒性和皮膚急毒性也都屬於低毒性。

針對風險溝通部分,防檢局副局長鄒慧娟說明,目前針對新的農藥預告使用的時候,就新的使用方法、新的用藥或新形態農藥使用會做公開諮詢,因為固殺草是屬於現有農藥,所以這次沒有特別作公開的討論,未來會強化相關風險溝通,今天也已經把這項議題放上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預計一個月的時間收集各界意見。

前防檢局長馮海東也說明歐盟固殺草的狀況,他指出,針對固殺草歐盟不是禁止,而是沒核准,歐盟有建立一份藥物清單,其中有候選名單將來會被替換,使用期限到期後,展期須由業者提出申請,但是因為知道這份候選名單,業者就不願意再提出任何努力直接放棄,回到未核准狀態。

 


紅豆殘留固殺草?專家:日吃24個紅豆餅才達急毒性監控值

稿源:2020-07-06/聯合報/彭宣雅

因為禁用劇毒農藥巴拉刈,影響紅豆農民搶收,衛福部食藥署在今年2月13日預告、5月20日公告農藥固殺草當作落葉劑可合法使用在紅豆,與氯酸鈉、壬酸並列為紅豆落葉劑合法使用的藥物,並且訂定殘留容許量2ppm。

農委會防檢局今天再召開專家會議,針對固殺草的風險、食安、以及環境影響專家認為固殺草評估過程符合規範以及審查程序,未來在各種藥劑要加註警語,同時建議未來加強風險溝通,讓外界若有其他意見,可在預告時就應提出,非已經公告後才討論。

專家會議主席、台大農化系教授顏瑞泓表示,農方本於照顧農業發展,使用上盡量避免造成衝擊,固殺草設定殘留容許量,在官方評估過程是本著照顧國人健康,以及基於國際規範,但建議未來更須落實風險評估、溝通與管理。

藥毒所副所長徐慈鴻表示,假設300克紅豆餡可以做8個紅豆餅前提,紅豆餡與水為一比二,其中有100克生紅豆,若以現階段的固殺草紅豆2ppm最大的殘留容許量計算,一個60公斤成年人,一天至少要吃24個紅豆餅,才會達到急毒性監控的標準(達到標準並非就有害人體),正常人一天根本不可能吃這麼多;且評估實驗中的紅豆殘留量最大量是0.92ppm計算,成年人一天要吃到52個才達到監控標準,風險實在小。

藥毒所組長蔡韙任表示,藥毒所針對固殺草進行各項試驗,評估毒理危害,同時參考國際資料進行風險評估, 包括人體的健康風險危害、環境影響、環境風險等等,認為固殺草容易被土壤有機碳吸附,進入地下水的風險低,生物蓄積風險也低,在因此訂定2ppm為殘留容許量。

中興大學植病系教授曾德賜表示,考量到使用者,以及代噴業者的長期接觸與暴露的安全,他認為在農藥的管理上,應該加註警語。

台大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教授姜志剛表示,幾年前氟派瑞事件,專家會議同意過後又停止使用,這次似乎又回到上次的情形;他認為固殺草的評估沒有問題,但是未來在風險溝通部分,應該事先做,若預告就能夠及時反映出問題,能有比較多的時間與餘裕可以進行溝通。

防檢局前局長馮海東表示,歐盟並非禁用固殺草,只是退回未核准使用的狀態,因為有某些物質有疑慮,但未核准使用並非禁用,不應該把固殺草的安全這事情危言聳聽。

台灣紅豆2019年耕種6368公頃,總產量為1萬2136公噸,產值達到10億元,為農民一、二期稻作間,重要的冬季裡作,每年9到10月種植,12月到隔年3月採收,由於農民必須趕著隔年一期稻作春耕,因此紅豆需要快速乾燥植株,以利大面積機械採收,若植株乾燥不完全,植株容易卡住受損,紅豆會賣相不佳,機器也容易受損;過去大多使用對環境相對友善的巴拉刈,但巴拉刈禁用後,農方建議替代藥劑氯酸鈉和壬酸,但由於植株乾燥速度慢、價格貴,農民覺得不好用,因此農方也評估固殺草為合法可使用藥劑,並提供使用方法,讓農民安全使用。

 


紅豆乾燥替代用藥「固殺草」 專家評估無虞最快8月決議

稿源:2020-07-06/中央社

農藥巴拉刈禁用後,政府擬以固殺草為紅豆乾燥替代用藥,引發討論。農委會今天直播專家會議,會中多肯定固殺草風險評估無虞,即起在「眾開講」公告收集意見,1個月後做決議。

巴拉刈禁用,農委會研議氯酸鈉、壬酸及固殺草做為紅豆乾燥替代資材。然而繼衛福部於5月20日發布除草劑固殺草可做為紅豆植株乾燥使用,容許量為2ppm,農委會防檢局也將公告使用方法與範圍,引發爭議。

相關憂慮包含禁了一種農藥,又開放用另一種,恐有矛盾;還有部分農民開始不用植株乾燥劑,但面對進口紅豆相對低價,恐無市場區隔,影響農民商機。

為此,農委會防檢局今天召開專家會議,由防檢局、農委會藥物毒物試驗所簡報風險評估與使用方法的科學流程,再開放與會專家討論,全程經官方臉書直播,欲藉此釋疑,前防檢局長馮海東也特地出席。

非官方專家則有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名譽教授曾德賜、台大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教授姜至剛、朝陽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系教授王順成、北醫大醫學科學研究所教授麥富德、台大獸醫學系副教授王家琪等與會,陽明大學醫學院醫學系教授楊振昌則採通訊方式參與。

曾德賜說,他一直反對禁用巴拉刈,而禁用重點是有人用於輕生,應屬農藥管理問題才是。他也在媒體刊文指出,固殺草定案前,已有人在用,顯示農藥取得容易、違規用藥等管理問題要加強,並建議要加註警語,例如「具有生殖毒性,嬰幼兒與孕婦暴露會有風險!」

他還說,應規定施用人員接受專業訓練並持有專業證照,以避免、減低對自身及周邊民眾與環境的影響。

會議主席、台大農業化學系教授顏瑞泓說,幾乎與會專家都肯定風險評估無虞,因為藥毒所提出的資料顯示,綜觀動物試驗中有關致腫瘤、生殖毒性、神經毒性的「無可見毒害劑量」,最後是採用其中最嚴格的數據去訂定最後的容許量;但也多建議要強化與社會溝通。

外界關注歐盟禁用固殺草,台灣卻擬用於紅豆。馮海東說明,歐盟因為將之列入替代名單,因此業者就放棄提出展延申請,這是回到未核准的狀態,不是禁用,但豆類(含紅豆)與大豆做為除草劑使用,仍保留容許量,「未核准」當成「禁用」,恐怕會危言聳聽。

防檢局長鄒慧娟表示,專家建議對使用方式、環境生態等面向加強監控管理,都會執行,而且今天起已將此案公告在國發會的「眾開講—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為期1個月,收集各方意見後會做出決策。

 



農委會防檢局今天召開固殺草專家會議。記者彭宣雅/攝影

農委會防檢局今天召開固殺草專家會議。記者彭宣雅/攝影

農委會防檢局擬核准使用除草劑「固殺草」引起爭議,農委會今天邀集專家學者召開座談會。(記者簡惠茹攝)

農委會防檢局擬核准使用除草劑「固殺草」引起爭議,農委會今天邀集專家學者召開座談會。(記者簡惠茹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