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媒體報導-【媒體報導】稻米生產過剩庫存壓力大 農委會擬推水旱田輪作減產

【媒體報導】稻米生產過剩庫存壓力大 農委會擬推水旱田輪作減產

  • 分類 : 媒體報導
  • 日期 : 2020-08-12
  • 點閱 : 3784

 

稿源:聯合報 / 記者彭宣雅/2020-08-12

台灣稻米生產過剩,加上飲食西化,國人食米量不斷減少,光靠末端銷售效果有限,農委會農糧署擬規劃,未來朝向水旱輪作,希望可調整稻米生產,減少稻米庫存壓力。

農糧署副署長莊老達表示,庫存仍屬於滿倉狀態,要如何讓末端消費量增加,分兩部分,第一是提升國內的消費,包括米食的開發,但這消費有限,即使能夠增加消費,幅度也非常小。

他說,另外就是外銷,外銷這兩年有蠻大的進步,但現在的外銷,是用量大折扣的方式,用國際價格外銷,國內的生產成本跟國外差蠻大的,高於國際生產成本,用這種虧錢的方式做稻米外銷,雖然成績不錯,但也不是一個好的辦法。

莊老達表示,最重要應該做調整,他認為應該輔導轉作,思考是否有更合理的耕作方式,比如很多水稻都是年復一年、一期又一期種植,如果可以把其中一期,也就是一年、兩年中的其中的一期,設計一個配套方式去轉旱作,水旱輪作原本就是好的耕作制度,讓農民收益與稻作收益相當。

他表示,若農民耕作兩年共四期稻作,能有一期可以轉作出去,一期作就能夠少掉四分之一的稻穀量,這樣,整個國內的水稻就能接近平衡的狀態;但因為整體的影響很大,也要端看政府財務,需要精算處理稻米的成本,跟鼓勵水和輪作成本如何,這樣的作法技術上上可行,但財務上是否可行,還需要配套以及精算。

我國因為公糧收購制度以及對地綠色環境給付雙軌制,讓農民無限制生產,光公糧收購一年花接近150億元,為紓解庫存壓力也需補貼「行銷費用」,末端消費拉不動的情況下,市場糧趨於保守。

農民耕種稻穀可繳交公糧,也可以自己賣給民間糧商,看哪個價格好,農民就會擇優繳交。芳榮米廠執行長黃麗琴表示,每年每人的食米量越來越少、僅有48公斤,但實際上可能更少,消費者求速、求快,加上減醣風氣,吃得越來越少;由於民間糧商連賠兩年,日子過的苦,不少碾米廠歇業,因此糧商跟農民採購稻穀趨於保守,會比需求再買少一點點,若真的不足,民間糧商再跟政府買公糧就好了。

中興大學園藝系退休教授陳宗禮表示,連末端高品質的台灣優質米,在市場上推動都很困難,更別說因為政策制度使然,農民越種越多,整體稻米品質並沒有因此提升,政策需要調整。